本次行动以\"美丽中国我先行\"为主题,将联动青海三江源至长江入海口沿线的27家社会组织,通过净滩行动、候鸟观测、江豚保护、生物多样性调查等多样化环保实践,共同守护长江母亲河的生态健康。
4月22日是“世界地球日”,蚂蚁森林在河北省丰宁县小坝子乡举行“2025春种活动”,现场种下了该公益项目启动9年来的第6亿棵树。
4月14日,“大兴青年志愿林”揭牌仪式在大兴区林场举行。活动现场,大兴区各行业、各领域的100余名青年志愿者挥锹铲土、浇水灌溉,栽种下100余株紫叶李,为“新国门”添绿。
4月7日,为期一周的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尽责活动圆满收官。120万首都市民植树栽花、清理绿地、抚育林木、认养树木,全民齐动手,以多种形式履行植树义务,以实际行动为打造森林环抱的花园城市、共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贡献力量。
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里,有这样一群满怀热忱的青年——他们来自北航蓝天志愿者协会(简称“北航蓝协”),通过募集图书衣物、支教助学、关爱特殊群体等行动,传递温暖与希望。
一场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公益活动——“向野而生”公益行动作品展,近日在上海市徐汇区龙湖上海华泾天街举办。此次活动通过艺术与公益跨界融合,搭建起公众与自然生态的情感桥梁。
3月9日,最高检发布2024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白皮书。白皮书显示:2024年,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立案56671件,占立案总数的37.5%。全国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办案,督促清理被污染水域面积5.5万亩,保护被污染土壤面积38.8万亩,回收和清理生产类固体废物229万吨,向污染企业和个人索赔环境损害赔偿金10.1亿元。
吉林省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联合多家单位,于近日发起“步履生辉·绿动春城”2025年首场生态环保公益徒步行活动。50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参与者,在长春市净月潭景区完成了15公里的徒步挑战。
最高人民检察院24日举行“公益保护的中国方案”新闻发布会,发布典型案例6件,其中涉及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3件,国有财产保护领域1件,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1件,特定群体权益保护领域1件。
2025年2月16日,海博TV携手福建省海洋生态文明促进会、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,发起海博TV“生态保护计划”第二期——“保护母亲河·科学放生示范”志愿服务活动。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际行动,提升公众对河流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,推广科学放生的理念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