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自治区2025年“美丽新疆·生态环境保护”第一批典型案例推选宣传结果发布,来自不同领域的4个环保典型案例入选,陈雨箫便是其中之一。近年来,新疆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,生态环境日益改善。同时,越来越多的民间力量投身其中,贡献力量。
7月6日,在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个主题论坛之一“共筑绿色公益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论坛上,《绿色公益贵阳倡议》顺利发布。该倡议呼吁全球社会各界携手行动,共筑绿色公益事业,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贡献智慧与力量。
近日,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“青山公益”第三期项目在厦门多所高校成功落地,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注入蓬勃的青春动能。
2025年6月17日至30日,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(SEE基金会)主办的“荒漠与我之间”荒漠化防治主题公益展,在北京启皓中心河岸剧场展出。本次展览围绕“荒漠”“植”“人”“水”四大维度,以信息量与趣味兼具的方式呈现SEE基金会近20年来在荒漠化防治中的实践、探索与思考。
记者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获悉:北京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,2023年以来,办理环资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924件;经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,法院共判令被告承担生态修复费用等1.49亿元。
“全民低碳行 助力承德蓝”骑行、“美丽中国我先行”主题环保嘉年华、环保设施公众开放……河北承德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主题宣传实践系列活动,充分展示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突出成就,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,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。
近日,“让山看见海”之“长隆动物粑粑宝藏总动员”公益活动在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正式启动,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游客亲身体验动物粪便生态价值链全过程,共同传递可持续发展理念。
为持续深化海南自贸港文明旅游建设,结合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,由海南省旅文厅主办、海南省旅游协会承办的“露营之美 美在文明”环保公益活动于5月18日在海口市荣山寮村举行,通过沉浸式体验、趣味互动与志愿服务,吸引了数百名市民游客参与,海南文明旅游“金名片”进一步擦亮。
本次活动以“碳路童行·自然的礼物”为主题,联合爱心企业,组织20名困境儿童与志愿者共同完成了一场寓教于乐的生态徒步之旅。
每天清晨,温岭东辉社区的花园小径就会出现蓝色身影,这支由退休大爷大妈、全职妈妈、中小学生等组成东辉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已成立二十年。